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09-02 17:36:37 浏览次数: 次
公司名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公司代码:911304001055711332企业主页:http://www.peric.ac.cn/企业电话:15033876861注册地址:河北省邯郸市展览路17号注册资本万元:9900币种:人民币经营范围:传感技术、激光技术、化工、精细化工、气体设备、核探测仪器技术研究开发及设备设计制造销售;环境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经营本所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代理出口将本所自行研制开发的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本所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办公用品;百货;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生产、销售;金属制品加工、制冷设备设计、安装;普通货运;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电器、自动控制及监控设备销售;铝合金、塑钢门窗加工销售安装;黑光夜视摄像仪制造销售;房屋租赁及房屋维护;装修材料、印刷设备、印刷器材及配件销售;三氟化氮、六氟化钨(许可证有效期至2021年10月28日)、三氟甲磺酸、三氟甲磺酸衍生品、三氟甲磺酰氟、三氟甲磺酸酐、三氟甲磺酸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钾、N-苯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双氟磺酰亚胺钾、双氟磺酰亚胺锂、三氟甲磺酸三氟甲基硅酯、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制动液、防冻液、导热油、难熔金属制品、钨制品、贵金属衍生品、氘代氯仿、氘代甲醇、氘代乙烯、六氟丁二烯、氟化钙、硫酸钡、氯化钾、磷酸钙、四氟化锗、乙硅烷、六氟乙硅烷、全氟丙基双乙烯基醚、全氟对乙基环己烷磺酸钾、硫酸钾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软件系统开发、销售;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施工;安防工程设计、施工、维修;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产品设计;工程技术咨询;(0.01~50)%氦中氮、(0.01~50)%氮中氦、(0.01~10)%氖中氪、(0.01~40)%氖中氙、(3.5%氩、10ppm氙)和氖混合气、(0.01~40)%氩中氧、(0.01~40)%氦中氧、(0.01~40)%氮中氧、(0.01~40)%氖中氧、(0.01~40)%四氟化碳中氧、(0.01~40)%氖中氯化氢、氮气、氦气、氩气、氖气、氪气、氙气、氧气、氦中氢(0.01~40)%氮中氢、(0.01~40)%氩中氢、(0.01~40)%氖中氢、(0.01~40)%氢中氙、(0.01~40)%氩中甲烷、(0.01~40)%氦中甲烷、(0.01~40)%氮中甲烷、(0.01~40)%氖中甲烷、(0.01~40)%氦中乙烯、(0.01~40)%氩中乙烯、(0.01~40)%氮中乙烯、(0.01~40)%氖中乙烯(以上均为压缩的);甲烷、氢气、六氟乙烷、八氟丙烷、八氟环丁烷、四氟化硅、氟化氢、氯化氢、碳酰氟、氯铂酸、硝酸铑(许可证有效期至2020年11月14日)等生产销售;设备租赁;玻璃制品加工销售;以下限分支经营:印刷、住宿、饮食、预包装食品零售(粮油)(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公司简介:七一八研究所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创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集军民产业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全所现有职工近2000人,其中科技人员870多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30人,研究员84人,高级工程师390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420多人。
建所以来,为用户提供了500多种先进可靠的装备及产品,陆续建立了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中国船舶工业化学计量测试检定站,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高能化学工程、电解水制氢、气体净化、分析检测等现代化实验室,并装备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科研试验设备580多台(套)。
持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和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具备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资格,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火炬计划邯郸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新材料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骨干企业。
七一八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所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6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近300项。按照军民融合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已形成电子特气材料、精细化工、空气净化、氢能产业、核电装备、节能环保、安防信息工程及特种装备等8大产业方向。
面向未来,以中船重工集团建设船舶行业“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战略为指导,以引领行业发展争做排头兵为己任,勇于担当,志在超越,加快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相关生产能力建设,将718所建成军民融合度高、持续创新能力强、产业发展质量优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